好的,我会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,保持原意不变,总字数变化不大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。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:
---
1926年5月30日,江苏省镇江市的北固山上,正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。
北固山乃镇江著名的历史名山,三国时期“刘备招亲”的故事就在这里流传。北固山前峰的铁瓮城,是当年孙权命令修建的都城遗址。康熙皇帝曾盛赞此地:“半面烟岚雄北固,一方形势控东吴”,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。
山上还保存着鲁肃和太史慈的古墓,都是著名的三国名将遗迹。然而,如今镇江百姓却选择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葬于两位名将的身旁,赋予他无上的荣耀和敬意。
展开剩余88%当天,前来送别的人群中汇聚了当地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,成千上万的市民也满怀悲愤地参与了游行示威。
北固山上竖立起了一块墓碑,上书“王宗培烈士墓”。
为何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员之死,竟能引发如此轩然大波?
1925年2月,上海内外棉八厂的厂主蓄意制造事端,恶意殴打女工,解雇男工,还指使巡捕房逮捕了工人代表。
当时,受中共党组织的教育和鼓舞,沪西日资纱厂的工人们觉醒起来,纷纷要求抗争。短短一周内,上海22家日资纺织厂工人联合罢工。经过艰苦斗争,日资企业被迫签署协议,同意改善工人待遇等四项要求。
在这场罢工中,积极参与的顾正红同志经受了严峻考验,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。
然而,仅仅三个月后,日本资本家突然宣布内外棉七厂停工,禁止工人进厂。
顾正红带领工人冲进厂区,要求恢复生产和发放工资。
他高声呼喊:“反对东洋人压迫工人!”
日本老板早已盯上了顾正红,恶狠狠地举枪朝他的腿部开火。即使负伤,顾正红仍咬牙坚持,高喊:“工友们,大家团结起来,斗争到底!”
忽然,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腹部,他紧紧抓住身旁一棵小树,撑起身体,誓不倒下。
“砰砰……”两声枪响,顾正红已陷入意识模糊,敌人又持刀向他的头部猛砍数下。
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,就这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洒下鲜血。
除了顾正红,还有十余名工人被日本巡捕打伤。
案发次日,8000多名工人发起大规模罢工,强烈抗议日本资本家的暴行。
5月30日,英帝国在上海南京路疯狂镇压示威群众,开枪打死11人,多人受伤。
上海公共租界当局与英日勾结,封锁消息,逮捕工人,拘留学生,审讯受害者。
这场震惊中外的事件,被称为“五卅惨案”。
正是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,点燃了全国范围的反帝怒火,五卅运动迅速蔓延。
此时正值端午节将至,距离上海不远的镇江得知消息后,激起了无比愤怒。
江苏人民素来重视端午节,除了包粽子、赛龙舟,还有悬挂钟馗图、天师像,焚烧苍术白芷芸香,抢鸭、射柳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。
但这一年,镇江人取消了早已准备好的龙舟比赛,市民们也不再包粽子,全身心投入到反帝斗争中。
6月2日,江苏省六中和九师的全体学生上街游行,喊着口号,沿途散发传单,呼吁各界参与抵制帝国主义。
6月3日,镇江各界团结成立支援上海的镇江外交后援会。
县议事会、县参事会、商会、己未星期演说会、益友社、三五同志会,以及各校师生纷纷响应,会议在第九师范召开,气氛热烈高涨。
6月5日,超过3万名镇江群众参加声讨帝国主义罪行大会,工人们站在游行队伍最前列。
大家满腔怒火,共同宣誓:“杀我工人,杀我学生,不报此仇,誓不罢休!”
游行队伍从公共体育场沿路高喊:“誓雪国耻,收回租界,取消领事裁判权!”
当游行至交涉员公署,群众要求交涉署立即致电北京,要求英国政府惩办凶手,赔偿损失,向中国政府和人民道歉。
队伍不断壮大,至银山门路段因道路狭窄,挤倒了租界墙,造成女子高等小学校长和7名女学生受伤。
几名工人见状,怒吼口号,冲进租界巡捕房。
这场运动令英租界陷入恐慌,除了逃跑,毫无应对之策。
事实上,这已不是镇江人第一次示威。1889年(光绪十五年)正月初六下午,镇江曾有万人冲击英国领事馆,最终将其付之一炬!
当时,一个小本生意人康麻子,在英租界边摆摊,被印度巡捕无理收取“落地捐”,拒付后遭到毒打,昏倒在地。
巡捕诬陷他诈死,将他拖出租界,激起民愤。
群众迅速聚集,愤怒包围巡捕,巡捕逃进洋行,激起更大规模的抗议。
人们砸毁巡捕房、推倒围墙,最终烧毁英国领事馆及附近美孚公司的三层洋楼,火势持续两天。
镇江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,令洋人震惊。
清政府被迫赔偿四万两白银,捕拿主要涉案者,严禁小贩进入租界。
虽未完全平息民愤,但英国人开始忌惮镇江民众。
一位民间艺人还创作了《火烧洋楼小唱》,生动讽刺当时局势。
26年后,镇江人再度聚集,让英国人闻风丧胆,纷纷将家眷安置军舰,转移重要卷宗,做好随时逃跑准备。
市民冲进工部局,将物品砸毁焚烧,巡捕开枪示警,数人受伤,但群众仍坚持对峙直至夜晚散去。
这次事件被殖民者视为奇耻大辱,英、美、日三国领事联名请求上海总领事派兵保护。
5艘军舰抵达镇江,600多名士兵全副武装,却因镇江方面强硬态度,未能登陆。
军舰仍停江面,紧盯岸上群众,意图恐吓。
三个国家还要求中国赔偿8万元租界财产损失,镇江交涉署坚决拒绝,最终不了了之。
与此同时,镇江掀起抵制洋货热潮。
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工商学联会赴镇江宣讲五卅惨案,现场泪声连连,爱国情绪高涨。
日资“燧生火柴厂”工人全体罢工,卸货工人纷纷罢工,其他洋行职工也纷纷效仿。
面对三国军舰威胁,镇江人民反而更加团结。
上海20多万工人罢工,镇江外交后援会迅速募捐,支持上海工人和本地罢工者。
荧昌火柴厂工人虽收入微薄,却短时间内筹集100元。
镇江各钱庄认捐,端午节停止宴会,将节日费用捐出。
小摊小店陆续捐款,小额积累汇成大爱。
6月中旬,后援会向上海总工会汇出2000元,募捐持续到秋季工人
发布于:天津市